让利变欺诈:“套餐”到底“套”住了谁?2009/11/26 12:16:04 来源:Tom 已访问:6054 次 |
到餐馆吃饭有优惠套餐,上美容院有美容套餐,交电话费有资费套餐,装修有装修套餐,婚纱摄影也有套餐…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套餐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,可商家的“让利”却弄得消费者费力伤神,到头来还是糊里糊涂掉进了商家的促销陷阱,各种似乎给消费者带来了优惠的套餐不但没能让消费者如约得到“让利”,甚至还花掉了更多的钱。“套餐”变了味,消费者消费时往往难以“消化”。 如此一来,“让利”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欺诈。这样的“套餐”,实在让人反胃。
【案例】 “原以为花1000元吃个套餐会有很多优惠,没料想是商家设了‘套’让你钻。”消费者熊先生说,他和家人曾在孺子路一家西餐厅吃饭,商家说只要消费累计满1000元便可享受“套餐”优惠,免费送一张优惠卡。他觉得划算,几次用餐后,消费累计就达到了1000元,顺利拿到了“打折卡”。 可近日熊先生再次来该餐厅吃饭时,点了一瓶红酒,算账时店员却对他说,酒水不在打折范围内。熊先生很气愤,他认为商家向他推介“套餐”时并没有详细说明,但不管他如何据理力争,商家都拒绝给他打折。 “套餐”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如今,“套餐”是越来越流行了。所谓的“某某套餐”,其实就是商家将各类商品或者服务打包销售。比如房屋装修套餐、婚宴喜酒套餐、旅游套餐等等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对于各色各样的“套餐”服务,消费者往往看傻了眼。“对于这些名目繁多的套餐,我们常常感觉无所适从,不知道到底选择什么好,挺无奈的。”消费者肖女士如是说。 消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消费者之所以会无所适从,是因为如果你想得到所谓的“优惠”,就必须精确计算自己的消费以适应套餐的要求,这就好比一道道摆在你面前的复杂的算术题。比如商场的返券消费,说是“买200返200”“买100返30”,具体让不让利,让多少利,数学家都未必能立马算清楚。说到底,只要你有需求,不管你选择了哪种套餐,都没有免费的午餐。 “套餐”服务变成捆绑销售 记者从工商部门一些投诉的反馈情况中了解到,“套餐消费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,合理搭配变成捆绑销售,如畅销搭配滞销的,品质好的搭配品质差的,科学搭配变成了唯利是图。如房屋“装修套餐”广告称“花两三万元钱,就能实现房屋精装”,这对部分消费者相当有诱惑力。但消费者只要一入圈套,烦恼就来了。多数“装修套餐”的报价只是基本工艺的项目价格,如厨卫镶砖、刷墙等,如果要做吊顶、石膏线等,都得加钱。 有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说到底,消费者真正需要的,是透明消费、公平消费。因此,如果商家真想让利于民,就应该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,设计出一种直截了当、合理透明的收费制度。如果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只是换汤不换药,新瓶装旧酒,只能换来消费者对商家的失望、愤怒,甚至抛弃。 提醒:“套餐”不可盲目选择 业界人士认为,经营者利用“套餐”误导消费者实际上是一种“杀鸡取卵”的短视行为,长此以往,最终被套牢的将是自己。因此,经营者要加强自律,明折明扣,童叟无欺。 消协人士提醒,消费者在面对各种“套餐消费”时,要从自己的消费需求出发,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及服务,切不可贪多求全,掉入商家设下的“套”,最终得到一些并不需要的服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