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修陷阱多 知情人爆料利润高达60%2011/1/4 14:52:35 广州 来源:羊城晚报 已访问:3102 次 |
不小心又中招了!诚信守信经营,清楚明白消费,一直是商家与消费者追求的和谐相处模式,目前却在一些行业出现了两者之间在某种程度上的对立……彷徨中,想到培根说的“知识就是力量”,要防止被骗,只能用知识武装自己,才有可能躲避“挨宰”的命运。
对很多装修的市民来说,装修的烦恼往往接二连三:买材料怕有假的,找家装公司怕被骗了……果真这样?先听听“卧底”的起底,再看看消费者的经历。 知情人自述 涛哥(化名),曾在数个公司做过项目经理,从家装公司承接项目,利润达到15%才接单 我 1993年就开始做家庭装修了,以前在公司承接项目,后来自己也接点活。一般流程是,由家装公司在外面找业务,然后再转包给下面的包工头。当包工头接到项目时,已经包含了公司18%-20%的利润,然后我们根据价目表再往上加15%到20%的利润,这是我们的收入。赚个30%-35%是行业的平均利润,不过我所知道的最狠可以赚到60%。 在接项目时,家装公司会把价钱压得很低,只列举一些常见项目来吸引消费者。等消费者签订了合同,并在价目表上签了字,我们就开始对消费者提建议增加项目。有些是可加可不加,有些是非加不可的,这笔多出来的费用也是公司赚20%,我们赚15%。 家装分“包工包料”和“包工不包料”,前者赚得更多,因为还包含了买料时吃的回扣,回扣一般在5%左右。 我们也会看消费者对行业的熟悉程度,熟悉的我们只收取平均利润,但绝大多数是家装的门外汉。因此我们会在清单上进行重复收费,比如在装电、铺地时会把大项目分拆成几个小项目,在小项目收费后再收总项目。 对于熟悉行情的消费者,他们会恳求我们不要赚得太狠。比如家住荔湾区的一个工程师,他家装修时就明确地说给我们赚15%。 按照行规,我得保证一天有200-250元的收入才肯接单,我手下的工人一天要赚100-120元。行内平均收入大约是平均1个月6000-7000元,工人是2000-3000元,我们也得生活,没有这点钱,谁给你干?! 消费者自述 容小姐,家住天河北芳草园,去年8月底装修,装修期间材料浪费惊人。 关键词:预算超支化整为零重复收费 我当时去百安居找家装公司,家装公司队的师傅说,“不要通过公司直接找他们做,费用可以便宜6000元左右,而且人工、售后保修也一样。但等到房子快装修完并请熟悉的专业师傅来看时,发现不对劲了。 首先是家里多了很多废料和废电线管。我家墙面面积才60㎡,刷墙上灰的胶水只要5桶,但他们让我买了20多桶,足足可以刷200㎡的大房子。上油漆只要3桶,但他们让我买了7桶。和他们理论时,他们说“我们预算一般都会预多,免得你来回跑”——你说气人不气人?! 其次是一个项目分拆成几个小项目,重复收费。比如铺地砖的费用,包人工、水泥和沙的费用报价是27元/平方,另一项是地面荡水泥沙铺平的费用,报价是22元每平方米,其实是一回事。 “我很理解他们也要赚钱,但为什么要这样赚呢?”采访时,为装修而气恼地容小姐感慨连连。 李小姐,家住员村某楼盘,橱柜从预算方案到设计,价格从2900元变成了9000元。 关键词:层层加码 我去欧×定橱柜时,大致告诉了他们面积、使用什么面板,要什么颜色、质材。工作人员大致算了一下报价2900元,我交了200元定金。 可第二天等工作人员上门一量后,开出的清单高达9000元。我一下子愣了,很多收费项目从来没有和我讲过,比如中式抽油烟机,要装个假吊柜,就得花2500 元,框上的假封板,下面的地脚线,都变成了收费项目。地脚线说是送的,他们说送的是塑料的,质量很不好,一踩就碎,还不如你自己花钱买个铝合金的。然后,加个拉环就是400元,再加个米缸,又400元,最后我只能对着清单划了又划,将一些实在用不着的项目划掉,费用还得7900元! 退出机制不到位家装行业多陷阱 为什么家装行业会有如此多陷阱?“一方面,刚性需求导致市场很活跃,但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,现在的消费者与市场脱节很大;另一方面,由于无监管且进入门槛很低,导致了装修行业的不规范。”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而这一切都是巨大的利益使然。 “12315” 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:由于在行业准入上,并没有太多的严格规范,也没有相应的强有力的退出机制,因此,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,而公司也不注重品牌发展。加上在装修使用材料上的成本也差距非常大,因此,对于一些模糊的装修定义,没有细节性的描述,使一些装修公司有机可乘。另外,由于大部分人一辈子只装修一两次,不了解行情,遇到情况后往往索赔成本又相当高昂,因此导致退出机制不完全。 “支付宝”签约方式“挨宰”局面可改变 如何规范市场呢?据记者了解,一种“先装修后付款”的家庭装修签约模式,正在广州推广。省装饰行业协会消费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熊朝阳告诉记者,这种类似网上购物的“支付宝”签约方式,有望改变家装市场消费者被动“挨宰”的局面。即业主与施工方、委员会签订三方合同后,将工程款存入委员会指定银行的托管账户。施工单位每完成一个阶段,经业主与委员会委托专业人员验收后,凭业主和委员会双方的指令,银行才能按比例付款给施工方。对于这种三方合同的模式,有业内人士担心,由于不是强制推广,装修公司未必愿意采用这个合同。 “不过,这未尝不是一种推动行业进步的办法。”一位业内人士表示,对于期待通过品牌建设长远经营的装修公司,是一个通过规范经营来树立品牌,对行业进行洗牌的良机。 装修常见陷阱 ●转换材料计量单位 材料市场的材料价格都是按照多少钱一桶(一组)来出售,而报价单都是按照每平方米报价。 ●剥皮拆骨积少成多 装修公司的预算表,会将一个工程拆分成数个小项目,每个单项价格往往是几元。但小数目往往汇集起来就是一笔大开支。 ●预算故意模糊项目 在提供预算时,部分装修公司会通过低总价的方式获得装修权。但在装修时会多出很多看不到的项目。 ●强调损耗屡屡调包 对瓷砖、地板都会在报价单上设定一定损耗比例,多余的“耗损”材料就流入装修公司的腰包。将业主购买的品牌装修材料,偷换成其他一般性材料也时有发生。广州装修公司,广州家装公司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