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发布淘汰白炽灯路线图 明年10月起逐步淘汰2011/11/4 19:13:31 来源:新华网 已访问:3053 次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白炽灯: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,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。 2011年11月1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商务部、海关总署、国家工商总局、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印发《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》(以下简称《公告》),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,按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。 中国是照明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,节能灯、白炽灯产量均居世界首位,2010年白炽灯产量和国内销量分别为38.5亿只和10.7亿只。据测算,中国照明用电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%左右,采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白炽灯,节能减排潜力巨大。逐步淘汰白炽灯,对于促进中国照明电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、推动实现“十二五”节能减排目标任务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。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照明节电工作,1996年启动实施中国绿色照明工程,先后将其列入“九五”、“十五”节能重点领域和“十一五”、“十二五”重点节能工程,并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、全球环境基金开展了三期绿色照明国际合作项目。通过多年不懈努力,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取得显著进展,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密切关注和积极支持,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。中国绿色照明工程的实施,推动了照明电器行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,节能灯和白炽灯的产量比由1996年的1:34上升至2010年的1:1,节能灯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由1996年的20%提高到2010年85%;推动了高效照明产品的普及应用和全社会照明节电意识的普遍提高,截止目前通过财政补贴方式累计推广节能灯5亿只以上,全国高效照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%;促进了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半导体照明产品的推广应用。 《公告》明确,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分为五个阶段: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为过渡期,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,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,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为中期评估期,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,或视中期评估结果进行调整。通过实施路线图,将有力促进中国照明电器行业健康发展,取得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,预计可新增照明电器行业产值约80亿元(人民币)、新增就业岗位约1.5万个,形成年节电480亿千瓦时、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00万吨的能力。 今年是中国“十二五”规划开局之年,联合国气候变化德班会议开幕在即。值此之际,中国发布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,再次表明中国政府深入开展绿色照明工程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坚强决心和采取的积极行动,将会对中国乃至全球淘汰白炽灯进程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。(来源:发改委网站) 中国淘汰白炽灯计划阶段实施表
白炽灯淘汰路线图正式发布按功率分五阶段推进 据中国之声《央广新闻》报道,130多年前,人类第一次发明的白炽灯,从那一天开始时,人类的生活、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。不过现在中国的消费者恐怕要和白炽灯说再见了。今天,国家正式发布淘汰白炽灯路线图。 主持人:请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淘汰白炽灯路线图的细节? 记者:根据我们国家的规定,中国将逐步的来淘汰白炽灯大概分为五个阶段,从2011年11月1号到2012年9月30号这一段时间为过渡期,2012年10月1号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00瓦级以上的普通照明白炽灯,2014年10月1号起禁止进口和销售60瓦以上的普通照明白炽灯,2015年的10月1号到2016年9月30号为中期评估期,到了2016年10月1号起之后就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的普通照明白炽灯,也就是说从那个时候基本上我们国家就不再销售和进口白炽灯了。 主持人:为什么国家要淘汰这个已经被使用100多年的灯泡呢? 记者:因为虽然说这种灯泡我们用了很多年了,但实际上它的能源消耗是比较大的,根据在场的专家介绍,实际上全世界每年有20%的能源是用来照明的,那么其中大部分都是由白炽灯来进行消耗的,我们只需要更换一个节能型的灯泡就会节省大量的能源。目前另外一个事情是联合国气候变化的会议马上就要召开了,这个时候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的路线图一公布,再次表明了中国政府深入开展绿色照明工程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,积极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决心和信心,也是符合了目前这种状态。(中广网北京11月4日消息 记者季苏平) 能源百科: 名词解释:白炽灯 白炽灯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,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。一只普通的白炽灯,主要由玻壳、灯丝、导线、感柱、灯头等组成。 19世纪后半叶,人们开始试制用电流加热真空中灯丝的白炽电灯泡。1879年,美国的T.A.爱迪生制成了白炽灯碳化纤维(即碳丝)白炽灯,率先将电光源送入家庭。 自1879年,美国的T.A.爱迪生制成了碳化纤维(即碳丝)白炽灯以来,经人们对灯丝材料、灯丝结构、充填气体的不断改进,白炽灯的发光效率也相应提高。1959年,美国在白炽灯的基础上发展了体积和衰光极小的卤钨灯。白炽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研制节能型灯泡。不同用途和要求的白炽灯,其结构和部件不尽相同。白炽灯的光效虽低,但光色和集光性能好,是产量最大,应用最广泛的电光源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