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装公司员工“跑私单”,业主亏了还是赚了2008/9/22 14:51:06 来源:搜房装修家居网 已访问:3024 次 |
[提要] 目前,房屋装修公司的报价越来越透明、直观,然而,一些消费者为了省钱,试图通过熟人介绍等方式,绕过家装公司,直接与设计人员、施工工头联系。这种私下交易看起来业主能节省不少开支,但实际上却可能埋下隐患。 低价“私单”让她吃了哑巴亏 刚刚装修完新房的何女士抱怨,今年3月在与一家装修公司准备签订装修合同时,一位与她洽谈的员工暗示,如果不直接和公司签订合同,不仅可以省去一千多元的管理费用,而且装修材料也有更多优惠,而装修队伍都是一样的,质量自然也可以放心。禁不住低价诱惑,她决定绕开装修公司,直接与装修公司内部人员进行私下交易。装修过后,她发现地板出现一些质量问题,但施工人员则一直拖延。因是私单,找不上装修公司,无奈之下,周女士只好又花钱请其他人员进行了修补。 坑了业主,害了公司 一家装行内的朋友告诉记者,像何女士碰到的情况叫做“跑私单”。消费者为贪图便宜而绕开家装公司,与家装业务人员做 “私单”,最终签订了一份没有法律效力的合同;还有的消费者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,与打着公司旗号的业务人员签订了无效合同。据了解,目前家装“跑私单”现象屡见不鲜,并造成诸多投诉。消费者叫苦不迭,企业对此也是恨之入骨。 据我市某装修公司业务经理介绍,有的设计师、施工人员利用工作之便,私下与消费者拉工程,随意找一些非专业的装修队进行施工,然后再从中抽取提成。虽然各企业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严格控制,但仍无法消除。这就造成消费者权益缺乏保障,行业秩序也被扰乱,并对家装公司造成损失。FuC商丘房产网 私下交易=放弃保护 通过调查发现,家装市场之所以产生私单现象,一方面是由于私单工程价格相比公司价格要便宜10%以上,相对便宜的价格吸引了不少消费者,于是他们放弃了在法律上自我保护的权利,助长了家装市场上这种不良现象的滋生和蔓延。由于施工程序和管理上也不规范,消费者在签订合同细节时往往只有口头约定,一旦出现问题无法通过法律渠道解决,消费者只能吃亏。 因此业内人士建议,在家装时一定要找正规的、有资质的家装公司,签订一份规范的合同,让施工质量和售后服务得到保证。 |